阜阳网

 找回密码
 快速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4715|回复: 0

阜阳大鼓书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5-25 11:3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“咚咚咚……咚咚咚”,一百多年来,苍凉悠远的大鼓声不时响起在阜阳大地上。那时而急促,时而深沉的鼓点,伴随着鼓书艺人原始而悲凉的唱腔,好像从远古传来。大鼓书曾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不尽的欢乐。可如今,它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,留下的只有醇厚的记忆和浓浓的怀念。

  鼓书,阜阳人叫“大鼓子书”,因鼓书艺人演唱时,手敲一小扁鼓而得名。关于大鼓书的渊源历来说法不一,一般以为清初形成于山东、河北一带,一说是大鼓书是从元明时期的“词话”和“鼓词”演变而来的,鼓书又根据地域的不同,有南口、北口、花口之说,阜阳大鼓书属于北口,但无论哪个口派的艺人,其表演形式基本相同,都是演唱者一手敲鼓、一手夹板,配合唱腔、道白,节奏和谐,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,还伴有动作表情,其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、武侠、公案之类小说。建国后,旧内容逐渐减少,多为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英雄人物等题材的故事、小说所代替。

  阜阳大鼓书在唱腔方面属于板腔体,上下句反复结构。艺人在演唱时会根据情节的需要,手中的夹板会打出上板、慢板、摇板、散板、紧板和落板。在唱腔方面,有“立嗓”和“卧嗓”两种,“立嗓”的意思就是原声,而“卧嗓”就是假声。艺人在道白时多使用原声,但在演唱时多使用假声。阜阳大鼓书艺人有时会用一种俗话叫做“绵羊腔”的唱腔演唱。听起来时而低沉,时而宏大,却极富艺术感染力。但这种唱腔一般是有着深厚功底的老艺人才能灵活运用。在鼓点技法上开场用《凤凰三点头》,在演唱中变化运用《长流水》、《珍珠串》等鼓点。
  
  阜阳人称大鼓书艺人为“说书的”,把演出的地方叫作“说书场子”,把观众叫做“听书的”阜阳城最早的说书场子有两处,分别位于光华街东侧的府院巷和鼓楼城隍庙。大鼓书艺人周治国、张立业、胡教明都是享誉阜阳城的“名嘴”。那个时候,文化娱乐活动远没有现在丰富多彩,大鼓书做为一种民间曲艺,很受老百姓喜爱,所以喜欢听鼓书的人特别的多,有些人没事就向书场子里跑。书场子也非常简陋,场子周围是用芦席围起来的,房顶覆盖麦草。场子里所谓的观众席就是二十多条长板凳,听书的随来随听,说书艺人靠着一架鼓、两块夹板和粗犷的嗓门,就能把整本的传统段子和古典武侠小说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  阜阳大鼓书的段子大多是《岳飞传》、《七侠五义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薛仁贵征东》、《瓦岗寨》等传统段子,建国后也多说一些《烈火金钢》、《林海雪原》、《红岩》等等。说唱时艺人很投入很夸张地倾注自己的主观情感,忽而激昂大义慷慨陈词,忽而如泣如诉泪如雨下,又忽而抑扬顿挫婉转悠长,听众们的感情随着艺人的表演起伏,一部野史演义能在他们嘴里洋洋洒洒被发挥到极点。

  说书艺人一般唱一阵说一阵。开场的时候,先说一段开场白,阜阳人叫“书帽”,等人来的差不多了,才开始正式说书,艺人说书时语言运用简朴,合仄押韵,有时说到关键处,“嚓”地站起来,辅之以动作,挥之一表情,绘声绘色,使人听着听着,或潸然泪下,或痛恨锥心,或拍手叫好,或唏嘘连连,似身临其境,如痴如醉。说书人也很善于抓住听书人的心理,说上一段时间后即在书中某主人公生死攸关环节戛然而止,阜阳土话叫“一愦书”说完了,(一愦(kui),就是一段的意思),常听书的人就知道要收钱了。只见有人拿着一个小笊头子走到听书人面前,听书的人自然就会拿出钱来放进去。至于给多少钱;全凭听书人的意思,当然也有白听的,一看要收钱了,连忙借故离开,到外边转一圈再回来,当然,这样的人也不多。等钱都收上来了,说书人又开始接着说书。等说到紧要关头的处,说书人嘎然冒出一句: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”,结束了一天的表演,如此反复,听书人就听上了瘾,欲罢不能,第二天就得早早去听。

  其实,阜阳大鼓书不仅在城里能听到,在农村照样也能听到,农闲时大树下和生产队的牲口屋里、场地里都是演出的场地。农村人不管说书人说的咋样,只要说的书能吸引人就行。那个时候判定一个艺人水平的高低,就是看掌声,看谁会煽情,谁演出时能尽可能地多催下听众的眼泪,谁就是名家,所以艺人们往往以听众流下眼泪的多寡品评自己演艺的高低。大鼓书里的故事,也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农村人的思想,他们不懂什么四书五经,但大鼓书无形中匡正了农村人的处事理念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村镇上大鼓书艺人很吃香,好烟好酒待着,队干部亲自作陪,给足艺人面子。经常这个村没有唱完,下个村就预定好了,甚至还有争抢的现象。

  在过去,说书人的文化程度大多都不高,但借助说书的功底,凭着超越常人的悟性,对大鼓书说唱底本进行加工,由于加工时处处以听众的需要为中心,取材充分尊重群众需要,所以大鼓书带给观众的是艺术的原生态,它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,最能让人们沉浸在栩栩如生的故事里,这能给劳累一天的人们带来强烈的听觉刺激,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了农村首选的艺术。

 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,电视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,看电视成了一种享受生活的新模式。大鼓书的鼓点声渐渐变得稀落起来,拥有的听众越来越少得可怜,尽管艺人们绞尽脑汁想起死回生大鼓书,可终究抵挡不住听众的递减。艺人们只好无奈地把小鼓与夹板束之高阁。任凭尘埃覆盖。最终,大鼓书竟成了一个名词出现在字典里,或者偶尔在电视里露一下脸。

  现在大鼓书渐渐成了人们的回忆,尽管时代变迁了,可大鼓书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丰厚的教益;是难以忘怀的,大鼓书所透射出来的乡音、乡亲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.(颖淮论坛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阜阳网 ( 备案中... )

GMT+8, 2024-11-1 09:03 , Processed in 0.34436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